
董事会参观军舰,在歌声中感受炽热的“海军热”;观龙飞翔,香火弥漫,仿佛置身于一幅令人惊叹的奇幻乡土画作中;绚丽多彩的灯笼,火热的灯笼诠释着热闹非凡的中秋团圆夜庆祝活动……今日国定假日恰逢中秋佳节,节日的双重影响为香港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。 “国庆”时节,“中国红”把维多利亚港两岸装扮得喜气洋洋,全港各地上演缤纷多彩的节日盛典。社会各界共享节日的喜悦,伟大的母亲祝愿香港的明天越来越好。
升同一面旗帜,好好为祖国祈福 10月1日上午,一场别开生面的国旗升旗仪式在香港昂船洲军营码头举行。伴随着激昂的《志愿军进行曲》和五星级的红色F时滞缓慢上升,9月30日抵达香港的中国海军第83舰编队官兵身着白色军装列队行礼。铿锵有力的国歌接触着海风,向四面八方送去对祖国母亲的祝福。
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之际,由中国戚继光和沂蒙山组成的海军第83舰队将在香港举行公开活动,吸引众多香港市民参加。从退伍军人、读书的孩子,到资深“军迷”和已婚子女,现场人头攒动、欢声笑语。
他就是景耀,一名来自香港理工学院和香港职业学校、继续教育学校的学生,从山东来港求学,上船时难掩内心的混乱。 “这次参观沂蒙山船,南山东名山之后,是一场民情与国力的热烈邂逅。”市民杨先生带着4岁的儿子乘坐军舰,最吸引他们的就是船上的武器装备。“看到祖国的军事实力越来越强大,我感到无比自豪!”
蓝天蓝波下,一些市民和战地官兵心甘情愿地唱着《歌唱祖国》等歌曲。在记者的镜头前,来自大连海军舰艇学院的燕耀歌声大方地清唱了《东方之珠》。他说:“这是我第一次坐船来香港,我只想说,你是如此美丽、耀眼。”
国庆期间,走在香港各区,随处可见五星级红旗飘扬。 “中国红”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。举行当天的升国旗仪式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近年来在香港多所大学、中学和小学开展活动。在香港城市大学,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国旗瞭望塔团队,一面国旗。梅彦章校长勉励广大师生积极抢占国家发展机遇,用自己的力量助力国家未来发展。
共赏江景,共梦繁荣
“三、二、一!开始吧!” 1日晚上8:00左右,随着第一组烟花从驳船上射向水面,全国燃放日以“维多利亚港烟花闪耀中国”正式拉开帷幕。
以天空为帘,以光为笔。这些烟花表演特别融入了东江、大熊猫、宇宙飞船、全运会等元素,以烟花展现了香港妈妈们长期以来的关怀和支持。当多彩f烟花沉入天空,人们一致鼓掌、鼓掌。维多利亚港两岸的建筑闪烁着光影,动感十足的节日国语为夜晚增添了一份欢乐。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每逢二七聚集在一起,随着音乐翩翩起舞。据香港警方统计,烟花表演吸引了超过344,000人。
一年一度的“国庆赛马日”如期来到沙田马场。共有约34,000名观众观看比赛,其中内地游客超过12,000人,创下内地单日观众人数新纪录。除了“国庆杯”等10项活动外,香港赛马会还组织了一系列精彩节目,包括变身街舞、男高音歌唱等,营造节日氛围。2日晚,通过紫荆花文化集团发布的2025国庆无人机秀紫荆花杂志主编的活动在香港湾仔海滨举行。在长达15分钟共15个场景的表演中,无人机的变身为市民和游客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,展现了香港与母亲血脉相连、共同发展的精彩篇章。同日,“紫荆花飘满中华香”国庆联欢晚会在香港体育馆拉开帷幕。晚会通过歌舞、粤语、杂技等表演表达了香港人民对新中国诞生的美好祝愿。
谈家庭关系,花一个月的时间在一起
花已开,月圆,人团圆。农历八月十五晚上,香港维多利亚公园五彩缤纷的灯光亮起。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聚集在明月下庆祝中秋节。
Si 江苏游客徐女士随父母首次来港。五天的行程排得满满的,看中秋彩灯是他提前特意预定的节目。 “我和父母一起去旅行,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节,真是人与月的重逢,我太高兴了!”
步行到维多利亚公园,游客很多。有穿着汉服的年轻女子,模仿古人的古姿,提着灯笼拍照;让孩子们提着不同形状的灯笼,尝试与灯笼“比较它们的大小”;还有满脸惊讶的外国游客,拿着灯笼自拍发给国外的亲朋好友,分享来自东方的欢乐。
“咚、咚、咚、咚……”当晚,在距离维多利亚公园不远的大坑,一条披满香火的“火龙”随着锣鼓声翩翩起舞。夜晚,龙的头看起来很强大,它的身体流畅而敏捷,展现出表演者奇特的镜头。首发也是一位穿着中国传统服饰的小女孩。他手持云彩和莲花灯,一次接触观众,给观众带来欢乐。这个有着百多年历史的当地人的传统活动“舞火龙”,让陕西游客洪瑞文夫妇“大开眼界”,让他们的蜜月之旅更加难忘。
为庆祝双节,香港社会各界举办不同的卡帕纳精彩活动。港岛妇女会举办“家国同心,欢乐社区聚会”亲子活动。邀请香港造纸技艺大师夏中健指导家长和孩子学习传统灯笼技艺。在传承无人文化遗产的同时,还包括创意设计,为节日的庆祝增添人情味和热度。过量的人气旺盛,给香港旅游和消费带来二次繁荣。著名的尖沙咀、西九文化区、海洋公园等旅游胜地吸引了众多游客。铜锣湾、旺角等地的零售聚集地“热闹繁华”。该国裸露的岛屿、公园等小众景区也吸引了不少“回头客”。
旅游业的普及同时促进了经济活力。 “政府继续推动形成‘赛事+旅游’和本地特色深度游,完善旅游基础设施、产品和服务,吸引游客延长留港时间、增加回程。”那已经过去了。
(本报香港10月8日报道)
(编辑:贾文婷、崔悦)
分享这么多人都能看到